台中20歲陳姓男大生與朋友打球3個小時後,隔天發現腰部以下及兩側大腿嚴重僵硬痠痛,同時尿量減少,甚至排出可樂顏色的尿液,赴醫檢查發現「血清肌酸磷酸激梅(梅為酉字旁)」大於兩萬,血液及尿液更出現大量肌球蛋白,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,所幸及時安排住院活動假牙治療後症狀改善,而且沒有影響牙周病治療方式到腎臟功能!
陳同學自述,自己一直都保持運動習慣,過去打完球即便再累都能正常活動,但這次運動後的隔天下午發現肌肉嚴重痠痛,到了晚上感覺肌肉僵硬,直到再過一天尿液竟然呈可樂顏色,這才驚覺大事不妙!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表示,人體的肌肉主要可區分為橫紋肌、心肌和平滑肌,除了過度運動會造成橫紋肌溶解症外,其他常見原因包括肌肉受到大量創傷或擠壓,如撞傷、燒傷、電擊或意外事故、自體免疫失調或病毒感染引起嚴重肌肉發炎症狀、部份藥物如Statin類降血壓藥物或吸食安非他命等、嚴重電解質不平衡、遭毒蛇、蜜蜂、昆蟲、蜈蚣等生物叮咬接觸,也都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。
林崇智指出,當橫紋肌溶解症發生時,大量肌球蛋白會由溶解的肌肉釋出至血液,同時「血清肌酸磷酸激梅(梅為酉字旁)」(creatine kinase,簡稱CK)也會急速上升(人體正常情況下CK值應低於200U/L),但患者抽血檢查發現其CK值高達2萬以上,血中肌球蛋白也大於一萬(人體正常情況下的肌球蛋白應低於100ng/mL),若未及時治療,肌球蛋白會對腎小管的上皮細胞造成直接性傷害,也會使腎臟的血管收縮,肌球蛋白容易在腎小管形成結晶,進而阻塞腎小管,常造成急性腎衰竭,嚴重時甚至得暫時洗腎才能恢復。
牙周病越早治療越簡單,效果也越好。反之,若沒有及時治療,會引起口臭、牙齦腫痛、牙齒搖動等症狀。患者情況較為嚴重時,可能需要拔牙,不僅治療會更加繁複,過程也疼痛難耐,更可能導致齒槽骨繼續萎縮,造成後續假牙製造的困難,累積的治療費用將相當可觀。根據醫界統計,台灣成人約有90%患有牙周病。換句話說,國人牙周病普及程度僅次於蛀牙。依據近年來國內外牙醫界研究發現:經由循環系統的散佈,牙周病的細菌甚至會導致其他重大疾病,如心臟病(瓣膜病變)、心肌梗塞、呼吸道疾病、流產…等。因此,重視牙周病並及早診斷治療,潛在牙周病患者應請醫師做詳細診斷。初期的牙周治療可經由一般洗牙完成;但若為中、晚期的牙周病,則必須接受手術性的「翻瓣治療」或是非手術性的「雷射治療」。
陳同學在安排住院治療後,透過給予大量點滴注射,約5天後血清各項指數才恢復正常,所幸並未造成腎贓功能的影響。
林崇智提醒,近年來國人運動風氣漸盛,針對運動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症除了過度使用外,若是在疲勞身體狀態不佳、水分攝牙周病治療取不足、高溫環境,或同時有使用管制類麻醉藥物(如含麻黃素藥物)、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、statin類降血脂藥物都可能增加橫紋肌溶解症發生的危險。
林崇智建議,橫紋肌溶解症的恢復約需數週時間,需等待肌細胞的再生,若受損的肌肉範圍很小,肌肉無力之症狀較不明顯,可透過訓練,增強剩餘健康肌肉的強度,彌補少數受損肌肉的不足,民眾運動時應量力而為,並適時補充水份,才能預防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。
很多病人在發現自己有牙周病之前,是先會發現牙齦萎縮、牙齒變長的狀況,因為直接關係到美觀的問題。牙縫大的問題十分常見,有些人是天生牙縫大,有些人則是因為缺牙、或齒列不正所導致,除了影響外觀之外,牙縫大也會影響口腔健康,容易造成蛀牙或牙周病,甚至引發牙齦萎縮,因此建議及早就醫治療。有些人天生牙齒小,因此牙縫自然較大。許多人都有缺牙問題,若嫌麻煩而遲遲不去補牙,缺牙超過三個月可能導致牙齒位移,讓牙縫變大,因而讓牙齒咬合變得更亂,同樣可能導致蛀牙或牙周病。牙齒排列太亂也會使牙縫變大,齒列不正不易清潔,容易導致蛀牙、牙周病,除了可能引發牙齦萎縮,甚至會影響口腔肌肉力量分布,造成咬合無力的情形。